您的位置首页  男性保健  男性心理

四川成都:推进三个“好”建设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1-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主管:中央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文明建设办公室承办:四川省新闻中心

  成都市将未成年理健康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服务未成年人成长发展需求为导向,搭建好平台、落实好保障、创新好载体,扎实推进未成年理健康工作。

  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为指导依据,对照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积极推进未成年理健康这一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建立健全未成年理健康服务网络。

  1.资源整合,打造市级成长中心。整合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团市委资源,按照“一中心多点位”进行建设,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建立成都市未成年理成长中心,分设未成年理成长体验中心、未成年理咨询中心和未成年理热线中心等三个特色分中心。三个分中心均拥有专业的心理卫生人才队伍,围绕未成年理、心理研究、健康成长教育等重点领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体验、心理培训、心理健康项目研发等服务。近3年来,开展未成年理健康服务达5万余人次。市级中心依托其队伍、设备、经验、平台优势,定期牵头召开联席工作会,统筹规划全市未成年理健康年度工作;加强与区(市)县分中心、社区站点的联系指导,开展员专业培训,带动了全市未成年理健康水平提升。

  2.区县覆盖,多点支撑共享互动。为扩大未成年理健康教育服务覆盖面,我市按照“统筹城乡、服务基层、打造示范”的思,在22个区(市)县分别建立了未成年理成长分中心,分中心在市级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区域未成年理健康发展规划,主动承接并完成全市性心理健康项目,统筹指导社区心理站开展未成年理健康。区(市)县中心与市级中心形成资源共享、层级联动、服务互动的工作机制。

  3.社校合力,点位深入城市细胞。采用学校、社区分点建立、合力覆盖的思,制定《成都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示范站建设标准》和《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室)建设标准指南》,推动了我市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站点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已实现1121所中小学校心理室全覆盖,在每个区(市)县分别打造2个心理健康站示范点,建成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示范站63个。

  1.强机制。成立成都市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联席会,统筹协调相关市级部门、区(市)县和社会组织,合力推进未成年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成立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

  2.保经费。市财政每年以人均不少于0.2元的标准,设立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工作经费,将未成年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专项经费预算;同时,充分利用创全国文明城市专项资金,为未成年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经费支持,近三年来,仅市级财政安排未成年理健康教育工作项目经费达500余万元。

  3.严考核。每年未成年理健康教育工作都作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建设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并纳入市委市对各区(市)县党委的年度考核,纳入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估和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同时,市文明办通过每年2次成都市综合文明指数测评和季度专项工作测评加强工作督查考核。

  通过项目化运作、常态化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特点,以贴近未成年人的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出一系列未成年理健康成长的“品牌项目”。

  1.开展未成年理人员培训项目。为提升未成年理健康工作队伍素质,成都市已连续5年举办未成年理人员培训班,采取专家、课堂讲授、互动交流、实践督导及参观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累计培养人员1000余人次。

  2.创新实施“5·25”心理健康周主题品牌活动。以“5·25”心理健康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在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心理剧评选、“心悦动—珍惜生命,关爱自己”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增强自信。在社区和家庭,依托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心理电影展播,让孩子们关注,认识。同时,请儿童心理分析师为家长们开办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了解如何从家庭教育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爱和支持。系列活动直接覆盖学生6000余人,受益人数达1万余人次。

  3.组织开展特殊群体儿童关爱活动。以“儿童节”为契机,开展“蓉耀六一守护”、“有福童享·关爱留守娃”为主题的“成都儿童周”大型公益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开展心理成长动力营,针对不同地方留守儿童特点设置不同的活动和课程,引导孩子树立阳光心态。从2015年起,先后在全市15个流动儿童相对集中、未成年人工作基础较好的社区(学校)建立“蒲公英家园”,覆盖15万余动儿童及家长。

  4.完善未成年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制了《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中学版)》,构建了四类课型,即专职心理教师开设的“心理专题课”,班主任开设的“心理班会课”,面向家长开设的“家庭幸福课”,以及以活动为主的“心理综合实践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定期举办全市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班会课和校园心理剧的研讨评比活动,定期开展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创作和展演。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7所,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50所。

  5.创新使用新信息化手段。运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成都市未成年理成长中心微博粉丝已经超过8万人,微信粉丝保持在2000人左右,拍摄的2部针对未成年理健康宣传的微电影——《花儿,阳光》、《风儿轻轻吹》成功入围第二届全国卫生计生微电影节评选活动。创编拍摄5部系列心理健康科普动画视频“高小苗心灵成长日记”,运用微信新进行宣传,深受广大未成年人喜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