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男性魅力品位

理工师说丨常海星:潜心教书育人 真心引领学生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9-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8日14时30分讯(韦燕 通讯员 王玲 潘宏丹 陈秋兆)“把课教好,把讲台站稳是教学的第一要素。” 近日,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常海星在接受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新闻中心“理工师说”栏目组采访时,分享了他在科研路上的难忘经历,畅谈他与学生结下的缘分。

常海星指导学生参加学术竞赛 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与学术相伴,践行科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自己想要给学生一杯水,就需要先自己装满一桶水,扎实自身的能力。”来到重庆理工大学任教两年,常海星获得第四届重庆理工大学青年英才、2018年重庆理工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过控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提及此,常海星表示,这都与他博士期间师承导师的严谨态度分不开。

常海星时刻谨记导师的谆谆教诲,对待学术一丝不苟。学生眼中的他总是实验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经常加班进行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早上七点多就来到实验室,比学生还来的早,忙的时候,在实验室加班到凌晨一两点,被学生趣称是个“工作狂”。

目前,他正致力于研究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和微生物能源转化,两个方向都令他充满兴趣和热情,也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提醒着职业带给他的社会责任。他总觉得时间太少,想做的事情又太多,所以每天都忙忙碌碌,用研究来充实自己。

以导师为型,传承科研

“No question is stupid!”任何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正是这种探索求知的科研精神不断激发着常海星,激励着他不断探索前进。

“攻读博士时,导师鼓励我多去问,多去想,在研究中不断地创新、想象。”这也是常海星后来在成为一名教师一直践行的理念。

读博期间,沉迷于科研的常海星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真正让常海星对科研教学产生兴趣,和他当时的博士导师认真严谨的科研教学精神分不开。“那个时候,无论在什么时间,只要我们有问题,向老师反馈,他总能第一时间为我们解决。也会因为一个科研问题,而通宵加班反复推敲。”

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以至于在常海星以后的教学中,也总能回想起老师的种种事迹,不断地鞭策着自己。

他希望能够把导师教予他的经验传承给学生,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提升。“朝气蓬勃,与他们相处,如朋友般,授之以渔,得其以谊。”

以学生为镜,可知师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学生为镜,可以知师身。在常海星看来,每一个学生都像一面镜子,和学生相处,就是用一面镜子打量自己,与学生共同进步。

两年来,常海星指导本科生参加竞赛十余次,所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重庆市级和重庆理工大学校级一、二等奖6余项奖。指导学生获得重庆市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项,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实验创新基地、学生科研立项等5项。

在谈及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时,他提到了两个字“传承”。他说:“我的导师教会我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这一生都受用。我们成为老师,则是将这种态度以及领悟一代代传承下去,这就是我认为老师之于学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是常海星的愿望。

两年的教师经历给常海星的教师工作生涯开了个好头,让他在教师工作上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也找到一群可爱的朋友们一起结伴而行。他说:“当老师最快乐的时刻就是看着学生成长成才,我也希望能够把这种能量传承给我的学生!”

教师档案

常海星,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第四届重庆理工大学青年英才。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一区SCI论文10余篇,ESI被引论文4篇,热点论文1篇,参与出版英文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公开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承担及完成各项科研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过控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等6项奖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