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理疾病  男性不育

线上问诊信息竟是编造?别搞成“劣币驱逐良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线上问诊行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张。对于很多网民来说,当自己或家人出现身体不适,先通过网络问诊做一些了解,甚至凭借医生的诊断购买一些非处方的药品,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现象。

不过,很多用户可能并没意识到,这些稍加搜索就可以出现的问与答,很可能是平台雇佣非医学专业的网民,按照一定的体例、模板伪造的。12月5日,新华社发布了《问诊信息竟然“自导自演”网上求医问药藏着这些“坑”》一文,披露了线上问诊平台招聘“问答兼职”的具体情形。

记者按照相关招聘信息,加入一个名为“养生采集”的群,该群已有400多名“兼职者”。群主给记者发来一份测试题目,并称:“网上搜搜相关内容,把句子修改一下就行,只要经过原创检测,就能兼职。”记者看到,这份测试试题要求测试者以“怀孕产检”为主题,既要扮演患者,提出问题,又要出演医生,给出举措建议,但对于“求职者”没有任何资质审核。最终,记者编写问题“我今年32岁,怀孕4个月需要做哪些产检项目”,并以医生口吻回答“需要做常规检查、唐筛”等信息,顺利通过测验。

这种自问自答、自导自演的“双簧”游戏,并非仅出现在某一个线上问诊平台上,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当然,由于缺乏对整个行业的调查,所以诸如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杏仁医生等行业头部企业是否也存在信息造假,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如果头部企业也存在此类现象,那么线上问诊的冬天就不远了;而如果头部企业并未参与此类勾当,那么这个行业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

这些雇非医学人员大量伪造问诊病例的企业,与其说是一家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诊平台,不如说是一家为了追求流量而不择手段的诈骗企业。从属性来看,这些平台更像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线上医院。其背景在于,线上问诊平台的背后资本主要来自互联网,投资者希望快速做大问诊流量,从而在平台不赚钱的前提下也可以上市。

所以,上市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问诊流量。尽管中国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极其严重,但线上问诊的人数毕竟还在少数,线上问诊可以提供的医疗服务到底有哪一些,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所以,在多家平台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平台获得的真实流量并不足以满足资本市场的期待。于是,拿着投资人的钱进行“流量”造假,也就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长远来看,线上问诊一定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这需要行业内部有足够的自律、共识,共同呵护这个脆弱的产业;同时,也需要卫生部门的严格介入,对于伪造流量、虚假问诊的平台进行处罚、公示,并且鼓励用户或公益组织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应当确保提供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并对所提供的服务承担责任。要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应当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满足行业监管需求。所以,面对媒体曝光的问题,卫生、网信等部门的介入不该有所迟疑。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